璜土鎮是江陰市的西大門、良渚文化的發祥地。西與常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接壤,北靠長江,南有滬寧高速,京滬高鐵穿鎮而過,擁有大江、大路、大城獨特的區域和交通優勢。
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遠近聞名的“化工之鄉”江陰璜土鎮,在民眾環保意識提高、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,其化工產業也走到了轉型關口。
一、昔日名副其實的“化工之鄉”
“化工之鄉”的起步階段。璜土鎮戴上“化工之鄉”的帽子,始于上個世紀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。上個世紀80年代初,鄉鎮企業開始在農村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,各地鄉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起來,經濟指數不斷攀升。璜土當時有合成化工、毛紡、服裝制作、農具加工、玻璃制造等企業,但規模均比較小,不能形成產業化,且經濟效益基本不高。在這種背景下,當時的璜土鄉經多方考查,確立以合成不飽和樹脂為基礎,以“化工”為突破口,發展化工產業。在原有合成化工廠的基礎上,先后上馬二化、三化等合成化工廠。璜土化工初步成形。
“化工之鄉”的發展階段。政府引導,政策扶持,加上地方化工企業的規模化,短短幾年,一個以不飽和樹脂生產為基礎,以合成樹脂加工等為配套的化工產業鏈逐步形成。在原來的幾家化工廠的基礎上,暨陽化工、永達化工、富麗化工等一批與不飽和樹脂相關的化工企業及配套企業先后投產。由于當時知識產權意識不強,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,企業人員紛紛“外逃”,各自為戰,于是,由某個化工企業衍生出若干生產同樣產品的小企業的情形不斷發生。“一間房子一口缸,幾桶原料就辦廠”,幾年間,化工企業數迅速上升。至90年代初,璜土在冊化工企業已達近70余家,無證無照的小化工(掛靠)比比皆是,可謂是化工廠林立,化工企業所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*高時竟達近70%,璜土在全市的排名也迅速上升至前三名,化工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璜土經濟的發展。璜土鎮經濟統計前10名中就有8家化工廠,地方老板基本是化工廠廠長。璜土成了名副其實的“化工之鄉”。
“化工之鄉”的停滯階段。進入90年代末,化工企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。隨著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,隨意跳槽出去辦企業已經行不通。由于技術含量不高,產品附加值低,環保問題等方方面面的因素,璜土化工逐漸走向萎縮。政府對化工生產采取不再扶持、鼓勵關轉等政策導向,大批小的企業因為沒有相關手續、無法過環保關等陸續關閉,一些企業由于轉型升級趕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,自生自滅,即使堅持下來的企業也步履維艱。璜土化工處于停滯乃至走下坡路。
二、多因素催生“化工之鄉”轉向“環保之鄉”
環境因素、技術革新、產能消耗等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構成化工產業發展的瓶頸。隨著社會的發展,國內化工生產走園區之路勢在必行。而璜土鎮化工企業布局分散,帶來的種種問題制約了化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。民生問題要求還青山綠水于百姓,加之“5·11”突發事件的發生,催生了璜土由“化工之鄉”向“環保之鄉”轉變。
1.產業發展不平衡。璜土鎮化工產業以合成不飽和樹脂為主,以其加工等下游產品為配套,形成自己的化工產業鏈。此外,合成不飽和樹脂添加劑、醫藥中間體等的生產也有一定的規模。但是,隨著國內化工行業的發展,產品供大于求、產能過剩以成為現實。粗放型的生產方式決定只有依靠擴大生產規模、增大人力資金投入以及降低價格才能有競爭優勢,使得企業競爭力逐漸下降。本世紀初,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,璜土鎮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,通過幾年的努力,以萬畝葡萄為主的農業生態園已初具規模,1400多戶農民種植1.2萬多畝葡萄園,“化工之鄉”的惡名使他們精心培育的葡萄深受其害,消費者擔心眾多化工廠排出的污水、廢氣影響葡萄的質量。生態農業的發展與化工產業對環境的影響也極不平衡,這也促使璜土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勢在必行。
2.投入大產出小。進入90年代末,化工行業“三足鼎立”的格局已經被打破,取而代之的是“諸侯紛爭”,到處在發展化工。比如航空玻璃(不飽和樹脂),當年曾經占據國內2/3的市場份額,但由于其技術含量極低,生產工藝簡單,幾年中國內各地同類企業迅猛增加,僅璜土及周邊就一下子冒出十余家,其產品份額迅速下降。由于產能過剩、粗放型生產等,使得化工企業“投入大產出小”。1997年到1998年,璜土某化工企業銷售增加40%,而利潤卻是下降的。此外,化工企業消耗卻在逐年上升,2001年,全鎮化工企業耗煤21.6萬噸,排放污水300萬噸,還排放大量廢氣污染環境。化工企業成為高能耗高排放低產出。
3.企業生產后勁不足。90年代,化工一窩蜂地上,只要有項目就要上。1996年,常州某人到璜土來考察,準備上一個亞磷酸生產項目。經了解,該人士有關系銷售亞磷酸,而亞磷酸可由三氯化磷水解制得。于是他打算找一處民房,招2個人,買幾個蒸餾瓶、爐子就辦廠了。當時這種情況并不鮮見。小作坊如此,規模企業也好不到哪里。由于缺乏人才和技術,很多企業從建廠開始就自始至終生產同一產品,無法進行產品升級,企業后勁不足或根本談不上后勁。2009年,璜土鎮在全市排名*后一位,成了全市的尾巴,璜土的化工企業可以說是基本“泄勁”。
4.產品更新換代跟不上。誰站在技術的前列,誰就立于不敗之地。沒有人才就沒有技術,沒有生命力。除了少數規模企業有自己的研發力量以外,絕大多數企業是沒有這方面的力量的,研發為零。而依靠投入資金去購買其他科研院所的技術也不可能,沒有資金實力。因此,產品的更新換代就無法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,必然導致大多數化工企業自行關閉。
5.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要求璜土化工必須轉型。化工生產帶來的環境問題是老百姓多年來一直口誅筆伐的話題。廢水污染農田,導致農作物、養殖業受損,廢氣飄過,**皆掩鼻逃避。自從璜土有了化工生產開始,由于環境問題而導致的群眾投訴常有。但由于早期的化工廠確實解決了許多人的就業,為地方經濟作出了貢獻,遇到問題時,相關企業也會拿出部分資金對百姓給予一定的補償,因此,璜土化工業就在爭議中存活了近20年。但“5·11”事故的發生,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。2009年5月11日,即將遷到蘇北去的新星化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發生氣體泄露事故,有毒氣體隨風飄到隔壁的璜土中學,導致部分師生出現咳嗽、胸悶等癥狀并進入醫院**。事故發生后,上級領導提出“把&LSquo;化工之鄉’建設成‘環保之鄉’”的要求。以人為本,璜土鎮的“化工之鄉”向“環保之鄉”轉型,非轉不可。
三、多舉措打造“生態之鄉”
1.強化政策導向,統籌產業發展。“5·11”事故發生后,璜土鎮對所有化工企業進行了整治,立即關停了一批企業,限期關停、搬遷一批企業,同時要求一批企業立即進行整改。對化工產業采取“化工進園區”,規模企業在環保過關后統一遷至園區,小型企業強迫關、停、轉。
在江陰市委、市政府“445”戰略背景下,璜土鎮科學規劃,制定“一園三區”的戰略藍圖,積極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科技產業園和都市商貿社區、物流商貿特區、生態旅游景區。政府多方招商,引入一批上檔次、上規模、高產出、高附加值的新材料項目入駐園區。阿爾法瀝青、嘉盛化學、建滔電子等企業入駐后通過技術**、技改擴能、資源優化等手段,企業達到滿負荷運轉。產業結構趨于合理,2010年1-8月份,新材料產業生產總值占全鎮比重的51.5%。農業生產走高效特色農業,并積極培養農業產業鏈。目前,以萬畝葡萄園為主打的農業生態園已逐步形成,一個現代化的農業示范基地即將形成。
2.拓寬產業渠道,培育增長亮點。通過科學規劃,合理使用有限土地,增加土地的附加值。積極對接常州園區和商住樓盤開發,發展地產開發,提升品位,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。延長農業產業鏈,積極引導有條件的果農和企業家涉足農家樂,開發鄉村游。探索葡萄等農產品[20.50 2.65%]的加工,提高其附加值。設立物流商貿特區,搞好配套服務的同時,增加就業渠道和收入。建立小湖水產市場、小湖農機市場、小湖建村市場等。
璜土鎮的工業產業結構主體集中,專業配套,產業鏈突出,千億級新材料產業園集約、集聚、集中了新材料產業石化、有色金屬、電子信息技術、建材、環保、機械、節能等新材料產業,具有實力雄厚、科技**、**同行業發展的五大產業鏈。
3.加強人才培養,引進**人才。璜土鎮以調整人才結構為重點,以優化人才環境為突破口,突出“人才優先”,著力打造“引才引智、創業指導、產學研合作、院地互動、政策激勵”五大平臺,以吸引、用好和培養人才。今年4月份,浙江大學與豐達公司簽約成立現代直驅應用技術研究院。7月份,總投入達4000萬元的中國科學院江陰新材料產業中試示范基地項目正式獲批,這是長三角地區**的新材料中試基地。盛凱環保等知名企業與中科院研究院所簽訂了15個技術成果長期合作意向;新材料產業園組團在京與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專家領導洽談,達成院地合作協議。今年僅新材料產業園就引進博士生導師5名,教授、副教授2名,博士生8名,具有**職稱和碩士學歷的科技人才16名,新材料領域的**人才4名。
4.營造市鎮環境,加大招商力度。璜土鎮黨委、政府把創建“環保之鄉”的當前措施和長遠規劃結合起來一起抓,根據市委、市政府和臨港新城的部署,結合璜土的區域位置、交通狀況和現有基礎等實際情況,以三年建成“環保之鄉”為目標,制訂了“一園三區”的發展規劃。都市商務新區著重發展商業,與常州市接軌連體,同時建設住宅商務區和城建綜合區,推進連片區域性開發;物流商貿特區依托芙蓉大道、揚子江大道、港城大道、滬寧高速公路道口等交通樞紐優勢,著重發展現代物流業,建設大市場,推進大商貿;生態旅游景區依托萬畝葡萄生態園,在芙蓉大道兩側腹地提高葡萄種植水平,提高生態檔次,建設集休閑、旅游、健身為一體的多功能景區。
近年來,璜土鎮加大招商力度,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外出招商引資。鎮主要領導親自外出招商。僅今年,璜土鎮黨委書記陳福良就北上北京,南下廣州、香港、深圳,東到上海,并且到韓國、日本等,向外界推介璜土。新材料產業園的產業優勢,吸引了一大批國際國內叫得響的大企業、大集團紛至沓來投資創業,央企中化集團、中建集團、中石化、中石油,香港建滔化工[40.40 1.00%]、臺灣臺塑集團、韓國東洋機電等大企業捷足先登,入園創業。
5.加強宣傳造勢,努力打造品牌。對外宣傳是一項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工作,也是一項前沿性工作。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來看,加大外宣工作對改善和優化發展環境、塑造外部良好形象起到較大作用。
2010年1月,璜土鎮黨委、政府創辦了《金土地》鎮報,宣傳本鎮轉型升級先進企業的成功典型經驗,形成了轉型有理、轉型有道、轉型光榮的輿論氛圍。
璜土鎮在整治化工企業的同時,大力發展生態農業、高效農業、觀光農業。目前,全鎮葡萄種植面積已擴大到1萬余畝。鎮黨委、政府以葡萄成熟為契機,于2010年7月25日至8月25日隆重舉行中國·江陰璜土葡萄節,大力宣傳璜土建設生態鎮的優勢。其間舉行了論壇、征文、知識競賽、征集節徽節歌等活動,還舉行了大型文藝晚會,將環保意識提升到生態保護、可持續發展的新高度,增強全鎮人民創建“環保之鄉”的成就感和自豪感,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創建活動中來。